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1年05月28日
追忆在长征中创造了五个第一的红二十五军
  党委宣传部 刘军林
  红二十五军全称鄂豫皖苏区红二十五军,属红四方面军建制。1931年10月成立于安徽金寨麻埠,军长旷继勋,政治委员王平章。
  1932年秋,红二十五军主力随红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11月,奉命留守的红二十五军一部编成新的红二十五军,军长吴焕先、政治委员王平章。
  1933年9月间,新红二十五军在演麻公路遭敌包围,二十五军被分割。七十五师由吴焕先、戴季英率领突围会鄂东仍保留二十五军番号,七十四师由徐海东率领,退回皖西重新组建二十八军。半年后两军会合仍编为二十五军,军长为徐海东,政委为吴焕先,下辖七十四、七十五两个师。后中央指示二十五军又进行了改编,军长为程子华,副军长为徐海东,政委为吴焕先,参谋长为戴季英,政治部主任为郑位三。全军3000人。
  1934年11月,奉命开始长征。在长征中创造了五个第一。
  平均年龄最小的红军长征队伍。红二十五军大多数战士是烈士遗孤,有一些是随红四方面军入川将士的子弟,多数年龄小于18岁。出征时的领导中,军长程子华29岁,军政委吴焕先27岁,副军长徐海东33岁。营团干部多是20岁出头,连排干部大多数不到20岁。军部机关的工作人员和警卫人员也只有十七八岁。队伍中,还有一批十二三岁的少年儿童。
  出发时间最晚、到达陕北时间最早的红军长征队伍。红二十五军1934年11月开始长征,1935年9月中旬与陕北红军在永坪会师。
  唯一一支创建了根据地的长征队伍。在全国各革命根据地大部分损失的情况下,在豫陕、鄂陕边区十余县创建革命根据地,在鄂豫陕边区播下了红军种子。
  唯一一支力量不减反增的长征队伍。从何家冲出发开始长征时,共有2980余人,长征途中创建了有50万人口的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到1936年底与红十五军团会合时发展到5100多人,与长征出发时的人数相比增长接近一倍。
  长征途中军政主官伤亡最重的红军长征队伍。庾家河战斗中程子华、徐海东均受重伤。1935年8月21日,政委吴焕先在甘肃省泾川县四坡村掩护大部队渡河时壮烈牺牲,红二十五军痛失“军魂”。
  1935年2月3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在鄂豫皖省委书记徐宝珊、军政委吴焕先、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等率领下,突进蓝田葛牌镇,歼灭当地民团后,成立了鄂豫陕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葛牌镇因此成为红二十五军在长征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里程碑,被载入了革命的史册。
  1935年9月到达陕北苏区,历时10个月,途经安徽、湖北、河南、陕西、甘肃5个省,转战近万里,抗击了敌人30多个团的围追堵截,经历大小战斗数百次。9月18日与陕北的红二十六军和红二十七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团。军团长徐海东,政治委员程子华,副军团长兼参谋长刘志丹。
  1937年,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八路军115师344旅一部,投入抗日战争战场。
  红二十五军历史功绩主要有:
  一、坚持鄂豫皖根据地的斗争,使大别山革命红旗不倒。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反第四次“围剿”失败,被迫撤离鄂豫皖根据地。奉命留守的红二十五军一部编成新的红二十五军,重建后的红二十五军在中共鄂豫皖省委的领导下,经过两个多月的分兵活动,策应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斗争,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形势初步好转,反“清剿”斗争出现了新局面。
  二、高举北上抗日旗帜,积极策应中央红军行动。
  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约2980名指战员从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开始了长征。进入陕西洛南县境后,先后在鄂豫陕边区建立了4块革命根据地,成立了中共鄂陕、豫陕两个特委和5个县工委,初步建成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1935年7月16日,红二十五军4000余名指战员从长安县丰峪口地区出发,离开鄂豫陕苏区,踏上了继续长征的道路。当时,部队进行了西征北上的思想动员,提出的口号就是"迎接党中央"、"与中央红军会师"。红二十五军经户县、周至,沿秦岭北麓冒雨向西挺进,进入甘肃境内,威胁敌人后方,策应党中央和主力红军北上。
  三、先期到达陕甘地区,为把中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奠定了基础。
  红二十五军在陇东地区与敌周旋期间,省委和军领导鉴于一时难与中央红军取得联系,便决定北上陕甘,与陕北红军会合,首先争取陕甘苏区的巩固,再配合红军主力北上。1935年9月初,红二十五军强渡泾河,经镇原、庆阳县境兼程前进,途中多次击败尾追的敌军,于9月15日抵达延川县永坪镇,与刘志丹等领导的陕甘红军胜利师。至此,红二十五军孤军北上,历时10个月,转战万余里,成为长征到达陕北的第一支红军,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陕甘革命根据地,并为策应红二、红四方面军北上,实现三大红军主力会师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红二十五军对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影响是深远的,毛泽东对其有高度的评价,称赞“红二十五军远征为中国革命立了大功,吴焕先功不可没!”

版权所有:西安医学院报 地址: 西安市未央区辛王路1号 邮编: 710021
热线:029-86177003 电子邮箱:xbbjbu@126.com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